登入 | 搜書

易中天中 華史卷十八:王安石變法(出書版)精彩免費下載-歷史軍事、爭霸流、軍事-易中天-最新章節全文免費下載

時間:2017-12-16 06:42 /鐵血小說 / 編輯:皇甫嵩
主角叫王安石,日條,司馬光的小說叫做《易中天中 華史卷十八:王安石變法(出書版)》,這本小說的作者是易中天傾心創作的一本爭霸流、戰爭、重生型別的小說,文中的愛情故事悽美而純潔,文筆極佳,實力推薦。小說精彩段落試讀:[30]見《宋史·陳昇之傳》。 [31]見畢沅《續資治通鑑》卷六十七熙寧二年十月丙申座條、黃以周等《拾...
《易中天中 華史卷十八:王安石變法(出書版)》第14篇

[30]見《宋史·陳昇之傳》。

[31]見畢沅《續資治通鑑》卷六十七熙寧二年十月丙申條、黃以周等《拾補》卷五卷末注引《續宋編年資治通鑑》,又見《宋史·呂惠卿傳》。

[32]見畢沅《續資治通鑑》卷六十七熙寧三年三月甲午條,參看《宋史·呂惠卿傳》。

[33]見畢沅《續資治通鑑》卷六十六熙寧二年二月甲子條。

[34]見畢沅《續資治通鑑》卷六十七熙寧三年三月甲午條。

司馬光出走

十一月十九,呂惠卿與司馬光短兵相接。

這時當然還是熙寧二年。但自從二月二十七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,朝廷的新月異。均輸法、青苗法和農田利法開始實行,呂誨和範純仁等大批官員被貶,富弼離開相位並由陳昇之接任,韓絳到了條例司,呂惠卿也由於法有功備受賞識,在九月獲得“崇政殿說書”的資格。

原封不的,只有司馬光。

司馬光早就想走了。王安石擔任副宰相六天,他向皇帝請外放,但不被批准。神宗說:卿名聞遐邇,就連遼人都向使節打聽卿做御史中丞的事,怎麼能走?司馬光無可奈何,只好留下來繼續做他的翰林學士。[35]

好在,他還可以給皇帝講課。

講課原本是王安石的主張。他第一次見到宋神宗,皇帝向他要改革方案,這位新任翰林學士卻提出先講課,理由是隻有講課才能統一思想。思想不明確,方案沒有用。[36]

神宗批准了這個安排,為此還有了段小曲。

煩出在一個禮儀問題:站著講還是坐著講。王安石和呂公著兩位翰林學士都認為,皇帝陛下當然是坐著。但陪讀的也都坐著,講課的反倒站著,並不適,建議改革。

提議立即引起反彈,官員們七。反對者說:離開席位站起來說話原本是古今常禮,何況是在君主目。站著講課已經實行五十多年了,怎麼能妄議改?

皇帝無奈,只好去問宰相曾公亮。

曾公亮答:臣在仁宗朝是站著的。

皇帝也只好對王安石說:卿就破例坐下吧!

王安石當然不敢。[37]

這雖然是一件小事,卻很說明問題。沒錯,王安石真能惹事,改革也確實很難。不過講課也給了司馬光機會。於是在十一月十七那天,他就講起了蕭規曹隨的故事。

宋神宗問:漢代守著蕭何之法不,可以嗎?

司馬光答:怎麼不可以?不要說漢,如果夏商周都能堅守禹、湯、文、武之法而不,恐怕能延續到現在。

意思很清楚:祖宗家法不可改。

兩天到呂惠卿。

呂惠卿講《周易》,而《周易》主張通。因此呂惠卿也借題發揮說:先王之法有一年一的,數年一的,還有世代而的,也有百世不的。漢高祖約法三章,蕭何就成九章,豈能一成不?司馬光歪曲篡改歷史,分明是對現實不,借古諷今,混淆視聽,請陛下召他當對質。

神宗只好宣司馬光上,問他有何話說。

面對呂惠卿的公然釁,司馬光表現出君子風度,非常低調地答辯說:臣並不認為保守先王之,就是要坐視舊法之弊而不改,也無意譏諷擊誰。臣的本分不過講課,僅僅希望聖賢之言能夠有助於陛下的天縱聰明而已。

呂惠卿卻咄咄人。他說:司馬光作為翰林學士,應該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。有官職而不能盡職就該辭職,有言責而不能盡言也該辭職,司馬光為什麼還不辭職?

司馬光只好問皇帝:臣奉詔言事,已上奏摺,比如制置三司條例司之類盡在其中,不知是否已達聖聽?

宋神宗說:朕已經看了。

司馬光說:這就不是臣知而不言了。今天公卿大臣都在這裡,請陛下問問呂惠卿。三司使掌管天下財政,如不稱職可以罷免,為什麼要讓中書省和樞密院侵奪其權?另設制置三司條例司又究竟想什麼?只要條例不要義嗎?

呂惠卿不能回答。

司馬光說:言不聽計不從而未能辭職,確是臣罪。惠卿責臣,並無不當,臣領罪就是。

宋神宗說:今天不過相互討論罷了,何至於此!

其他官員也趕出來打圓場。

神宗又對司馬光說:卿千萬不要生氣。

司馬光說:臣不敢。[38]

王安石卻不了。

的原因,是兩個半月以,也就是熙寧三年的二月初一,韓琦在河北上書,狀告王安石派遣提舉官強制推行青苗法,無論貧富一律命令借款,就連不種地的城市居民也被攤派,顯然與扶危濟困、抑制兼併的立法精神相悖,因此建議盡召回各路提舉官,改青苗法為原來的常平法。

神宗接到奏摺慨萬分。他對宰輔們說:韓琦可真是忠臣在外地而心憂王室。朕原本以為此法利民,沒想到害民如此!城市居民要什麼青苗錢嘛!也要強貸?

王安石卻跳起來說:城市居民有什麼借不得?只要他們自願貸款,那錢貸給誰不是貸?

這就是強詞奪理了。因此這回兩個宰相,同時也是兩個福建人曾公亮和陳昇之,也都站在韓琦一邊。王安石見情況不妙,馬上向皇帝請假條,稱病不朝。

皇帝也馬上就想到了司馬光。

實際上,神宗早就想要重用此君了,只不過王安石堅決反對。王安石說:司馬光外託直言抗上之名,內懷收買人心之實,發表的都是害政言論,結的都是政小人。陛下委他以重任,豈不是為持不同政見者樹了一面大旗嗎?

神宗只好作罷。

不過現在王安石既然病了,那就不必再聽他的,司馬光也被任命為樞密副使。沒想到司馬光卻不。他說:只要能撤銷制置三司條例司,召回提舉官,不行青苗法,即什麼職位都不給臣,臣也受賜良多,到十分幸福了。

言外之意也很明顯:不採納我的意見,我就不

神宗當然不能同意。他說:卿是樞密副使,按照法定職責應該談軍事,怎麼說起職權範圍以外的事來?司馬光卻回答:沒有接受新任命,就還是翰林學士,當然可以說。

君臣二人相持不下,王安石卻上班了。

上班也不奇怪。因為接到病假條,司馬光利用翰林學士起草詔書的職權,借皇帝之把他訓了一通,而且話說得很難聽:如今輿論沸騰,黎民嫂恫,你卻居然要推卸責任以自保。卿之私謀,固為無憾;朕之所望,將以委誰?

(14 / 34)
易中天中 華史卷十八:王安石變法(出書版)

易中天中 華史卷十八:王安石變法(出書版)

作者:易中天
型別:鐵血小說
完結:
時間:2017-12-16 06:42

相關內容
大家正在讀

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讀澤文庫 | 
Copyright © 2025 讀澤文庫 All Rights Reserved.
(繁體版)

網站郵箱:mail